拓斯达300607)2月25日发布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司于2024年2月23日接受118家机构调研,机构类型为保险公司、其他、基金公司、海外机构、证券公司、阳光私募机构。 投资者关系活动主要内容介绍:
答:从AI大模型赋能工业机器人的方式而言,AI大模型是“大脑”,控制系统是“脊椎”、机器人本体是“躯干”,控制系统起到的作用是完成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之间的信息交互。基于这个思考,公司新一代机器人平台采用多CPU架构,具有通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底层软件平台采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实时操作系统、工业中间件和运动控制解决方案,以达到软硬解耦的目的;应用软件平台采用云边端架构,集运动控制技术、PLC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于一体,并与AI大模型深度集成,支持智能编程和图像循迹等高端应用。
答:工业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但长期以来,工业机器人的开发交付门槛一直居高不下,这也是机器人应用场景和使用数量受限的核心因素之一。基于AI大模型技术的出现,可以降低机器人使用者的技能门槛,让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专家参与到机器人的应用和工艺开发中,进而改变机器人的应用范式。公司持续探索大模型与机器人融合的可能性,积极与国内头部的大模型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和场景验证,推进研发成果在应用场景的下沉。2023年阿里云栖大会上展出阿里云与拓斯达机器人控制平台融合的基于大模型的机器人码垛解决方案,三步即可完成码垛任务。根据现场演示,行业专家创建场景描述、SOP工艺流程、机器人API文档及参考代码等场景知识库后,大模型可自动获取对应场景知识,随后工作人员通过自然语言提出任务需求,大模型即可自动生成执行代码,并最终进入调试阶段,整个过程完全实现智能化,全新的开发模式大幅缩减场景交付与调试的成本和时间。
答:公司目前在机器人相关领域的研发布局为工业机器人本体以及、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等核心底层技术,部分核心技术与人形机器人有一定的相通性。人形机器人属于机器人的未来重要发展方向,公司会持续关注人形机器人相关的技术迭代及行业发展变化,在条件成熟及时机合适的情况下积极把握 相关合作机会。
答:目前拓斯达运动控制平台的软硬件已实现了全自主研发,并推出了面向机器人应用场景的TMCR系列机器人,并已批量应用于拓斯达TRH系列SCARA机器人、TRV系列六轴机器人、TRP系列Delta机器人;面向注塑机应用场景的TMCP系列注塑机,并已批量应用于拓斯达TM、TS、TSG和TH系列的液压注塑机上,以及开始在TE系列全电注塑机上进行相关控制和工艺功能的验证。 此外,公司在同步研发新一代面向工业应用场景的运动平台,该平台硬件采用多CPU处理器架构;底层平台采用基于虚拟化技术的实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平台采用云边端架构,集拓斯达自研的运动控制技术、PLC技术和网络化技术于一体,并与AI大模型深度集成,支持智能编程和图像循迹等高端应用。
答:AI是实现“机器换人”的进一步发展趋势,通过AI大模型来实现工业产品的智能化,将使用工业产品所需专业技能的载体从人转变为AI,降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操作门槛。公司具备、伺服驱动、视觉系统三大底层技术以及工业机器人、注塑机、数控机床等智能装备,全面的产品线及技术储备是现阶段大模型公司在工业领域实现落地所需的重要硬件载体。作为以核心技术驱动的智能硬件平台,公司秉承开放原则,积极与国内各头部大模型公司进行合作探索,助力AI工业生态的构建,以期为广大制造企业提供更加可及的智能制造工厂整体解决方案,进一步实现“让工业制造更美好”。
答:公司机器人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核心零部件底层技术优势:公司自设立以来始终视研发为公司的生命线,核心零部件研发均由具有研究所、产业等综合背景的行业博士专家主导,研究方向涵盖路径规划、运动控制、图像处理、工艺集成、网络通信、人机交互等。经过前期的探索,公司在、伺服驱动、视觉系统等底层技术研发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沉淀,能够为产品开发和应用提供有力的支撑,在保证同等性能、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产品成本,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2)上中下游全线布局优势: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上游核心零部件+中游工业机器人本体+下游自动化系统集成应用”全线覆盖的机器人企业,基于产业链布局优势,公司从应用场景着手解决客户自动化需求,过程中自产机器人逐步渗透,并且不断积累沉淀行业工艺,从而降低交付成本、提高交付效率,逐步构建核心竞争力。3)“机器人+”工作站优势:基于公司在3C等领域的客户基础,以及对于3C自动化等行业工艺的常年积累,我们对终端客户的工艺需求、痛点把握等理解得比较深入,以行业工艺为抓手,打造“机器人+”工作站。除了为客户提供工业机器人本体之外,增加视觉、夹制器等工艺,更加贴近客户需求,帮助客户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经过与多家客户前期的打磨、验证及调试,公司产品在3C领域已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客户认可度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