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商情报网讯:2023年,台州市经济运行回稳趋好,市场活力逐步增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台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6240.68亿元,同比增长4.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4.03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628.43亿元,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3278.22亿元,增长7.2%。
202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种植业平稳发展。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34.0万亩、总产量57.6万吨,分别增长0.4%和1.6%。其中,夏粮总产量5.3万吨,增长11.5%;早稻总产量13.3万吨,增长4.6%;秋粮总产量38.9万吨,下降0.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3.1%,果用瓜和园林水果分别增长2.8%和6.3%。牧业生产在承压中提能,畜禽出栏总体维持增长势头,全年生猪出栏头数同比增长13.3%,家禽出栏只数同比增长5.0%。渔业产量稳中有增,全市水产品总产量同比增长3.1%,其中,海洋捕捞产量增长2.0%,海水养殖产量增长5.3%。
2023年,全市实现工业增加值2229.94亿元,同比增长1.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3.6亿元,同比下降0.3%。从企业类型看,规模以上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分别下降2.1%、0.8%,规模以上小型企业增加值增长0.6%。规模以上十大行业呈现“5升5降”,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同比有不同程度增长。新能源、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4.9%、3.5%和2.7%,增速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规模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9个百分点。企业经济效益好转。1-12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增速(9.5%)和营收利润率(6.5%)分别比全省高9.8和1.2个百分点。
2023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随着服务需求持续释放,市场活力稳步提升,服务业快速回升,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2023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2%,增速高于省均0.5个百分点。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拉动作用增强,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8%和13.6%。现代服务业增势强劲,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4.1%和13.4%。传统行业较快恢复,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增长9.6%,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2.8%。
2023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6.23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增长2.9%。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196.25亿元,增长6.6%;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69.98亿元,增长8.4%。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2393.66亿元,增长6.2%;餐饮收入372.57亿元,增长12.1%。消费品质不断升级,限上单位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体育娱乐用品等升级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8.5%、26.8%和122.7%。商贸流通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限上批零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零售额增长55.6%。
2023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下降7.4%。分行业来看,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4%,其中交通、能源和水利投资增长10.3%,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工业性投资增长相对较快,增长12.1%,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6.5%;房地产投资下降19.8%。今年来,我市项目攻坚强势推进,投资后劲逐渐积蓄。天台抽水蓄能电站、甬台温高速公路改扩建、市域铁路S2线等重大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台州湾新材料产业园、清陶能源、市域铁路S2线、解放路过江隧道、洪家场浦强排新区段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省“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开工率、完成率均达100%。招引10亿元以上项目40个,落地百亿元以上项目4个。
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0.3%。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四升四跌”。生活用品及服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类价格分别上涨1.0%、4.1%、0.6%、2.4%;食品烟酒、衣着、居住、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分别下降0.1%、1.4%、2.1%和2.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和购进价格有所下行。2023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下降2.1%,其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家具制造业、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6个行业有所上涨,汽车等其他13个行业有所下降。工业品购进价格同比下降5.4%,其中化工原料类、建筑材料及非金属类、黑色金属材料类等降幅较大。
2023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余额分别为15641.61亿元和15959.9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2%和16.0%。全年新增存款1704.2亿元,同比少增183.63亿元;新增2195.18亿元,同比多增100.36亿元。金融活水助力实体经济有力有效。2023年末,全市制造业余额2670.74亿元,同比增长13.8%;全年新增民营经济1323.99亿元、普惠小微958.27亿元,同比分别多增42.17亿元和31.48亿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业热情。2023年末,在册市场主体数量91.4万户,比上年末增长11.3%。其中,新设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分别为4.0万户和11.9万户,同比分别增长8.8%和11.2%。
2023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106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1849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73879元和40153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和6.5%。“提低”步伐持续加快,全市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960元,增长12.1%,增速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5.6个百分点。全市9县市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均比上年缩小。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6.6亿元,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持续加强,全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